佛教与殡葬

  佛教和殡葬有什么关系?有人可能会糊涂。不过,你知道火葬吗?听说过七月十四过鬼节吗?听说过做法事、放河灯吗?这些殡葬习俗都是因佛教而来的。
  佛教鼻祖释迹牟尼死后,其弟子按印度传统葬礼火葬,火葬后的骨灰称"舍利"。相传释过牟尼死后,有八国国王分取其舍利建塔供奉。以后,佛教僧侣死后都仿释迹牟尼实行火葬。
 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,汉族地区僧人也继承了印度教徒的"荼毗"之法(所谓"荼毗"是指教徒圆寂后,将尸体火葬),死后都要火葬。宋代,僧家的这一礼仪逐渐蔓延到社会上去,民间受其影响,"于是死而焚尸者,所在皆然"。盖其法一则省工,二者省钱,三者省地,所以深受一般民众欢迎。尽管有理学家老夫子极力反对,但也阴挡不住这势头,火葬逐风行于民间。
  死后火葬者,不独贫穷人家;富贵者为省事或有信奉佛教者,也常将躯体火化。如南北朝时佛法大兴,很多佞佛的官员死后以"茶毗"为尚事。到了宋代,上至贵族官宦,下至贫民百姓,俱采此法,甚至宰姓,俱采此法,甚至宰相王旦以如此之隆宠身份亦遗嘱曰:"吾深劳生,愿来世为僧……幸为我请大德,施戒、剃须发、著三衣、火葬。匆以金置棺内"。一般百姓更不必说了。
  火化的地点,一般多在佛寺,由僧人为之。南宋时临安城外圆觉寺和菩提院,是市民焚化尸体的主要场所,民间俗称"化人亭"。
  火化后,有钱人家往往将骨灰收回埋葬,贫穷者则寄存在僧寺。如河东百姓"取骨烬寄僧舍中,以至积久,弃损乃已,习以为俗"。
  佛教对殡葬的影响还表现在出现了大量佛教文化因素。随着佛教的传人和普及,汉末始,带有佛教观念内容的物质文化也开始出现。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,佛造像就开始出现于墓之中,如1956年出土的武昌市莲溪寺一座砖墓中的鎏金铜造佛像,年代为三国时吴景帝永安五年(公元262年);出土于辽宁北栗将军山石椁墓中的铜坐佛,年代为十六国时北燕太平年间;还有大量出土的魏晋时期的陶瓷谷仓罐上的佛像等。山西大同北魏文明太后的永周陵,将墓地和佛寺相结合。此外,汉末至明清墓葬雕刻、墓体、墓砖中出现的莲花、飞天以及佛经故事等,都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。任何一个时代的物质文化都是该时代人们智慧和情感的结晶,从文化的物质形态身上,可以折射一个时代人们的信仰、观念和审美取向。从汉末以来墓葬中出现的带有浓厚佛教色彩的物质文化,我们可以感悟到佛教的观念、信仰已深深渗入到我国的丧葬文化之中。
  过去在很多地方都有过鬼节的习俗,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"盂兰盆节",也称"中元节"有些地方又俗称"鬼节","施孤"。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。,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"盂兰盆会";佛经中《盂兰盆经》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,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,于是益加普及。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:
  "有目莲僧者,法力宏大。其母堕落饿鬼道中,食物入口,即化为烈焰,饥苦太甚。目莲无法解救母厄,于是求教于佛,为说盂兰盆经,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。"    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,相沿成中元节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,还增加了拜忏、放焰口等活动。这一天,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。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"地狱"鬼魂的地藏王菩萨,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、大米。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。过了中午,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、全羊、鸡、鸭、鹅及各式发糕、果品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。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、红、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,上书"盂兰盛会"、"甘露门开"等字样。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。紧接着,法师敲响引钟,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。然后施食,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,反复三次。这种仪式叫"放焰口"。
  到了晚上,河上驶着做法事的船只,和尚念经,一路叮叮当当,木鱼、铃铛法器等敲得很动听,唱诵的声音也很优美,然后一个莲花一个灯,从船上接连放到河面上,放荡开来,挤得整条河都是闪闪发光的莲花灯,很美丽,也很令人伤感。所谓河灯,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,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,叫做"水旱灯"。按传统的说法,河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。水下神秘昏黑,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,鬼魂就在那里沉沦。灯灭了,河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。那天店铺也都关门,把街道让给鬼。